正文
黄石市2025年2月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
1月1-30日,我市平均气温7.0℃,较常年同期偏高2.1℃。月极端最高气温分别为黄石19.7℃、大冶19.8℃、阳新20.7℃,均出现在22日;月极端最低气温分别为黄石-3.1℃、大冶-4.0℃、阳新-2.1℃,均出现在10日。全市平均降水量29.2毫米,较常年同期偏少约6成。平均降雨日数4天,较常年同期偏少7天。
预计2025年2月我市平均气温8~8.5℃,与常年同期相比,偏高0.5~1℃;降水量70~80毫米,较常年同期偏少1~2成。主要降水过程大致时段为6-11日、21-24日。综合分析预测,森林火险等级为较高危险(三级);地质灾害风险较低;发生M4.0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。需防范低温雨雪冰冻、干旱、雾霾等灾害天气对农业生产、交通出行、文化旅游的不利影响。具体如下:
截至2月5日8时,全市重点河湖库水位总体平稳,部分站点水位偏低。受气象因素和区间来水影响,预计未来长江黄石港站水位呈缓慢上升趋势。要抓好春灌准备工作。科学调度,采取蓄、引、提等措施,进一步发挥好水库、湖泊、塘坝、沟渠等水利工程的效益;强化灌溉用水管理,算好春灌水账,加强灌溉用水调度,确保用水合理高效;强化对渠道、水闸及泵站等农田水利设施的运行管护检查,妥善做好问题整改,提升管护能力水平,确保春灌供用水正常。
森林火险等级为较高危险。2月有3次降雨过程,这对森林防火工作较为有利,加上春节假期已过完,大量回乡过节人员陆续返回,祭扫用火行为大大减少,防火压力相应降低,但农事用火和外出游玩用火的风险仍然存在。各地需继续加大防火宣传教育,加强野外火源管控,加快防火设备补充和设施提升,加快国债生物防火阻隔带项目苗木补植补造,进一步提升森林防灭火能力,严防森林火灾发生。
地质灾害风险较低。预计2月份我市地质灾害风险性整体较低,但我市丘陵山区特别是居民建房、工程切坡等地段在局地降雨条件下有发生小型滑坡、崩塌的可能,受地下水波动影响,大冶等矿集区有引发地面塌陷的可能,需加强防范。要抓实抓细地质灾害巡查排查,重点对农村房前屋后、山区交通沿线、旅游景区、在建工程等高风险地段巡查排查,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要果断采取临时避险处置措施,严格按照“八个应转尽转”要求转移受威胁群众,对地质灾害风险尚未解除的,要防止人员回流,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。
低温、雨雪冰冻、干旱、雾霾等灾害天气对农业生产、交通出行、文化旅游的不利影响。农业生产方面:2月份,在田小麦开始拨节,油菜开始抽薹,需重点防范气温陡升陡降造成的低温冻害、降雨持续偏少局部干旱和病虫爆发成灾等灾害。要及时清沟理厢,防渍害,墒情不足时,适时灌溉。针对旺长或瘦弱的油菜小麦,做好控旺促弱。密切关注病虫害,提前预防,备好药剂,抓住关键期防治,确保作物稳健生长。交通出行方面:寒潮、大风、大雾、雨雪冰冻等天气可能对交通运输造成不利影响,当前正值春运,节后返程、学生返校、外出务工等将迎来客流、车流高峰期,以及公路水运工程相继复(开)工,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压力较大。要加强全市普通公路的巡查检查,尤其要加强易结冰积雪、团雾多发、临崖涉水、桥梁隧道、急弯陡坡等重点路段的重点防范,及时组织除冰除雪作业和抢通,确保公路畅通,保障群众安全出行。强化公路水运工程建设领域的安全监管,督促建设单位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,突出做好复(开)工前的隐患排查整治,防范各类事故发生。文化旅游方面:低温雨雪和雾霾天气会对节日集会、演出等文旅活动将带来一定风险隐患。要加强设施设备安全管理,重点加大对A级旅游景区内特种设备的安全隐患排查力度,完善安全提示、警示标识和安全防护设施,对达不到安全标准和要求的,坚决依法停止运营使用。要重视旅游包车安全,旅行社旅游包车、租车严格落实“五不租”,及时检查、提醒、督促游客系好安全带,确保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