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黄石市应急管理局坚决贯彻落实黄石市委、市政府关于促进 “两个健康”、的工作部署,创新服务举措、优化监管模式,通过做实服务 “加法”、做优审批 “减法”、做强共治 “乘法”、做精监管 “除法”,构建起 “政府引导、龙头带动、平台赋能、行业自律” 的立体化安全治理新格局,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劲 “安全动能”。
服务做 “加法”:从 “被动监管” 到 “主动赋能”
2025 年以来,黄石市应急管理局率先推行 “预防为主、注重服务” 执法新模式,编制《“通用版”“预防为主” 指导清单》,在非煤矿山、危险化学品、工贸等重点行业全面推广,推动企业从 “被动整改隐患” 向 “主动守法经营” 转变。针对企业安全管理痛点难点,先后出台《小微工贸企业安全管理指引》《非煤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通俗化清单》等指导性文件,为企业送上 “安全操作手册”。截至目前,已精准指导 43 家小微工贸企业、59 座非煤矿山完成隐患排查整治,企业自主排查能力与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。为确保服务长效化、有温度,2025 年专门印发《行政处罚案件回访办法》,对受处罚企业开展跟踪回访,既检验执法规范性,又强化企业法治意识,切实赢得企业理解与信任。
审批做 “减法”:从 “法定时限” 到 “承诺时限”
黄石市应急管理局将 37 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集中入驻政务服务中心,编制办事明白卡与一体化服务手册,2022 年以来已为 100 余家企业提供 “一对一” 精准咨询服务,有效减少企业反复跑腿次数。同时强化服务,实行科室并联审批机制,对企业申报材料中的问题一次性告知并现场指导,2022 年至今已为优科精密、迪赛新材料等 50 余家企业高效办理审批业务,按时办结率达 100%,办理时限较法定标准缩短 60%-80%。此外,坚持 “审批不中断、帮扶再延伸”,在作出审批决定后,持续为企业提供安全技术指导与风险预警提示,帮助企业降低合规成本,避免 “二次整改” 问题
共治做 “乘法”:从 “单一管理” 到 “多元共治”
2022 年以来,黄石市应急管理局深化 “行政检查 + 专家帮扶” 模式,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聘请安全专家,深入 500 余家次企业开展隐患排查,累计识别整改风险隐患超 3000 条,推动安全监管从 “政府独奏” 变为 “多方合唱”。2025 年创新出台《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激励办法》,推动监管人员、安全专家、企业主体 “三方协同”,重点行业企业自主报告重大隐患数量同比大幅提升,实现隐患排查从 “被动查处” 到 “主动发现” 的转变。同时,联合公安、生态环境等部门建立跨领域协作机制,2025 年联合执法率达 97.8%,上半年执法检查频次同比减少 35.8%,真正实现 “进一次门、查多项事”,减轻企业迎检负担。
监管做 “除法”:从 “传统人防” 到 “现代技防”
针对非煤矿山企业普遍存在的开采年限长、设备老化、安全基础薄弱等问题,黄石应急管理局在省内率先出台 “智慧矿山” 建设标准,推动 14 家矿山应用小型化、智能化机械设备,以 “技防” 替代 “人防”,消除人工操作安全风险。整合非煤矿山、工贸等企业数据,打造 “黄石智慧应急监管平台系统”,集 “感知、预警、调度、处置” 于一体,实现重点企业安全风险隐患全流程闭环管理。已投 400 余万元,初步完成场景搭建等任务,可消除人工上报的 “响应延迟”,实现风险早识别预警,推动安全监管从被动 “人防” 转主动 “技防”,构建全天候自动化应急防控新体系。此外,借助 “互联网 + 执法” 平台打破数据 “孤岛”,在危险化学品、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推行线上监测预警,2025 年上半年线上抽查 500 余家次企业,核查处置 3000 余条预警信息,既减少入企检查干扰,又提升监管精准效能。
当前,黄石市应急管理局以 “加减乘除” 四法并举,既为民营企业筑牢安全生产 “防护网”,又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,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。